孔子的形象是多面的,学而不厌、满腹经纶的学者,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长,有抱负、有作为的官员,颠沛流离、穷困落魄的“丧家狗”,技艺非凡的射手……在圣人众多的面孔当中,作为美食家的孔子似乎被忽视了。孔子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人,从不拒食人间烟火,从不想“吸风饮露”或“过午不食”之类的事情,他要健健康康地吃,快快乐乐地吃。同时,他教导人们要规规矩矩地吃,靠勤学敬事吃,有饭让大家吃,谋食不忘谋道。
孔子舌尖研究院孔子塑像
一
春秋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低得可怜,孔子能够活到73岁,无疑属于长寿者之列。孔子之所以能够尽享天年,答案不仅仅是“仁者寿”(《论语·雍也》),健康精致的吃法也很关键。
健康饮食的第一步,是把食材选好。不吃过期的、腐败的、发霉的、变色的食物,这是孔子家乡坚守的质量底线。“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所谓“祭于公,不宿肉”,就是不要把国家祭祀典礼上的祭肉留到第二天才吃。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解释说:“古代的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礼。天子诸侯的祭礼,当天清早宰杀牲畜,然后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做‘绎祭’。绎祭之后才令各人拿自己带来助祭的肉回去,或者又依贵贱等级分别颁赐祭肉。这样,祭于公的肉,在未颁下来以前,至少是放了一两宵了,因之不能再存放一夜。”
第二步是把饭菜做好。孔子一般不吃烹饪不当的食品,“失饪,不食”(《论语·乡党》)。所谓“失饪”,就是饭没做好。没做好的原因,或是不懂得中庸之道,不明白“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把握不好做饭的火候;或是不懂得“因材施饪”,不知道针对食品的材质使用合适的方法;或是不懂得“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道理,如食品种类的搭配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用量比例出问题,处理的顺序不适当等。可以说,孔门的饮食标准是很高的,这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第三步是把饭吃好。吃饭要把握好时间、数量、比例等。“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吃肉并不是多多益善,肉的量不应该超过主食的量。酒量的控制是必要的,可以适当多喝一点,但不能喝醉,不能喝得神志昏乱,要做到“不为酒困”(《论语·子罕》)。此外,孔家吃饭还有其他的讲究,比如“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吃饭是有时间规定的,不到点就不开饭;“食不语”(《论语·乡党》),吃饭就是吃饭,不要多说话;“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孔子对酱的品质和口味要求很高,这很符合山东人的习惯;“沽酒市脯,不食”(《论语·乡党》),也许是从卫生、口味等角度考虑,孔子一般不吃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干。
展开全文
《孔子圣迹图·因膰去鲁》
二
用“苦中作乐”或者“痛并快乐着”来描述孔子,应该是很合适的。孔子的一生中充满了磨难,磨难自然会带来痛苦,但痛苦无法吞噬孔子的快乐。无论孔子的社会角色如何变换,无论他的人生境遇如何起起落落,人们看到的常常是他那副快乐的面孔——“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是快乐的,徜徉于山水之间是快乐的,沉醉于美妙的乐曲之中是快乐的,为理想而奋斗是快乐的。在孔子众多的快乐源泉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来自舌尖上的快乐。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美食好吃,秀色可餐,这是人之常情。阅读《论语》不难发现,孔子一方面在贬斥、抑制对美色的欲望,要求人们“好德”而不要“好色”;另一方面却在高扬、鼓励对美食的兴趣——在孔子的舌尖上,大葱蘸酱是美食,大鱼大肉更是美食;美食要美美地吃,享受美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对于吃肉,孔子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兴趣。肉的味道肯定是很诱人的,能够经常吃到肉的人是很幸福的。不然的话,他在谈到生命中的快乐体验时,不会拿韶乐与吃肉做比较。孔子盛赞韶乐“尽美”而且“尽善”,带给他从未有过的美妙而且持久的快乐感受。孔子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激动得一塌糊涂,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从韶乐与肉味的比较看,至少可以这样说,吃肉虽然不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但应当属于快乐的事情之一,人生中能够超过吃肉的乐事还不是太多。
《孔子圣迹孔夫子图·馈食欣食》
在古代农耕社会,吃肉的频率、数量往往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幸福指数的标志。能够经常吃到肉的人属于“肉食者”(《左传·庄公十年》)阶层,即贵族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管理者、劳心者。庶人、奴隶等经常吃不到肉的人属于“素食者”阶层,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被管理者、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劳力者给人家当牛做马,甚至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经常吃不到肉,这都是可以想象得到家乡的。
三
吃饭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不能够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必须遵从礼仪的约束,要吃出规矩,吃出恭敬,吃出感情。
关于礼的产生,一种说法是始于“食”,“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另一种说法是始于“色”,“礼始于谨夫妇”(《礼记·内则》)。两个说法看似对立,实则统一。饮食男女都是人之大欲,如果从心所欲很可能会有严重后果,必须用规矩筑牢欲望的堤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不能任欲望的洪水恣意泛滥。
吃饭的规矩,首先是祭祀神灵和先祖。“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党》)即使是简单的饭菜,也要在进食之前将各种食品拿出一点来,祭祀饮食的发明人,食祭于案,酒祭于地,这叫做“泛祭”,很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味道。祭祀中的斋戒更是严肃的事情,“祭思敬”(《论语·子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要表达出对神明、先祖的虔诚与敬畏。“齐必变食”(《论语·乡党》),斋戒之日的饮食要异于平时,就不要老想着“酒肉穿肠过”了。
《孔子圣迹图·受鱼致祭》
吃饭的礼仪还要表现出对国君、父兄、年长者等尊者的敬重。关于敬重国君,“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论语·乡党》)。国君赐给的熟食,吃之前先摆正座位,以示对国君的敬重。“君赐腥家乡,必熟舌尖而荐之。”(《论语·乡党》)国君赐给的生肉,煮熟之后先给祖宗进供。“君赐生,必畜之。”(《论语·乡党》)国君赐给的活物,一定要先养着,不会立即杀掉,要留作纪念,看着它就要想到家常菜国君的恩情。关于敬重父兄,“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有好酒好饭,先请父兄吃,这还不够,还必须有敬重之心。关于尊重老人,“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据《礼记·乡饮酒义》,行乡饮酒礼之后,依照年龄大小,一定要让年长者先出去,自己才出去,这叫做尊长。
四
孔子的弟子中很多出身贵族,虽然“不稼不穑”“不狩不猎”(《诗经·魏风·伐檀》),也能够吃好喝好。孔子教导弟子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吃饭,这样才能吃得踏踏实实、心安理得。
一靠勤学。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奉劝弟子们一定要靠学习、靠知识吃饭,舌尖上的孔夫子。孔子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农人靠出力耕田吃饭,君子靠知识能力吃饭。“书中自有千钟粟”,一个人如果有志于学,就不用担心“禄米”问题。《论语·子路》记载,樊迟问怎么种粮种菜,孔子很生气,因为樊迟不明白君子是靠什么吃饭的,不明白孔老师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不明白“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道理。
二靠敬事。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素餐”者,孔子本人就不是一个吃白饭、白吃饭的人,他主张“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孔子是敬业的榜样。他当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还孔夫子当过几年政府官员,他“居之无倦”(《论语·颜渊》),居于官位没有有丝毫的倦怠。
《孔子圣迹图·不对田赋》
五
有饭大家吃,不能有人撑死了,有人饿死了。统治者一方面要追求“足食”(《论语·颜渊》),另一方面还应“患不均”(《论语·季氏》),注重解决好财富的分配问题,适当地协调贫富差距。
孔子贵仁,主张仁者爱人。仁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保证“有饭大家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孔夫子,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转换成与吃饭有关的话语体系,所谓“立”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立足,能够有个饭碗,能够自食其力;所谓“达”就是发达、通达、很吃得开、吃得很好。一个仁者要“推己及人”,仅仅自己吃饱、吃好是不够的,还要努力使更多的人吃饱、吃好。
孔子本人就是“有饭大家吃”的忠实实践者。弟子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担心公西华家里缺粮,便替公西华的母亲向孔子要些小米,孔子虽然同意给菜,但不主张给太多,理由是公西华的家境不错,适当给一些就行了。另一个弟子原宪家境贫寒,属于揭不开锅的那种。他给老师家做总管,老师“与之粟九百”(《论语·雍也》),原宪觉得太多,不肯接受。孔子劝他收下,说要是你家里吃不完,不妨分给你家乡的穷人一些。公西华和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公西华很吝啬,对原宪则很慷慨,看似“厚此薄彼”,其实是“因人制宜舌尖”,“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周急”是雪中送炭,家里穷的就多给;“不继富”是指不必锦上添花,家里不穷的就少给。
《孔子圣迹图·受饩分惠》
孔子的“有饭大家吃”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更不是要构建一个“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社会。孔子本人就属于贵族社会的成员,他对不同等级在政治地位、财富占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是认可的,问题在于,等级之间的悬殊不能够无限制地扩大,必须保障底层民众的基本生活。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季康子对孔子抱怨鲁国盗窃成风时,孔子很不客气地告诉他,问题的根源在于权贵集团的贪欲,“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孔子曾经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怒不可遏地把冉有逐出师门,原因是季氏已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冉有还要为季氏聚敛更多的财富。
六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可不是为了吃饭。在孔子看来,人的价值在于与“道”的关联。在《论语》中,“道”可以指道路、方法、技艺、规矩、规律,但主要是指“一以贯之”的道义,即关于人生、社会以至整个世界的根本道理。孔子要求君子要有“学道”“闻道”的渴望家常菜,有“忧道”“谋道”的热情,要担当起“弘道”的使命,努力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
孔子把人分为“谋道菜者”与“谋食者”,君子应当“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而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他反对“乐宴乐”(《论语·季氏》),即不要把酒席上大吃大喝作为生活的乐趣。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他教育弟子们生活上不要追求太高的标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他勉励弟子们在简朴生活中寻找乐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孔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是因为如果天下无道、社会失序,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贵族阶层也会不得安宁。连齐景公都明白,如果到了“君不君、臣不臣”(《论语· 颜渊》)的境地,“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齐景公能够悟出这个道理,不仅因为孔子的启发,更有先祖齐桓公的前车之鉴。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一代霸主齐桓公,就是被几个乱臣活活饿死的。孔子为了扭转礼崩乐坏的局面,实现“天下归仁”(《论语·颜渊》)的宏愿,在周游列国期间曾经“厄于陈蔡之间”(《孟子·尽心下》),虽绝粮数日,但一直弦歌不辍。
《孔子圣迹图·家常菜在陈绝粮》
道德引导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的楷模有不少,如禹、伯夷、叔齐、颜回等。孔子对禹极其崇敬,因为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伯夷、叔齐是殉道者,为守道而饿死于首阳山,“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如果禹、伯夷、叔齐距离太遥远,身边的、鲜活的榜样也是有的,孔子的弟子中就有一位典范,他就是安贫乐道的颜回。孔子盛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要忘了,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表率,请看他晚年的自画像:“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为了“谋道”“弘道”而“发愤”,因为“发愤”而忘了吃饭,忘了忧愁,忘了自己正在变老的年纪。
作者简介:
郑小九,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舌尖、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组成员,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书》《道德与文明》《文化中国》等海内外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2022年第4期,孔夫子家常菜。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