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潮流商圈观音桥,餐饮品牌旗舰店的必争之地,一家闪烁着霓虹招牌的火锅店正成为潮人们争相打卡的地方陈宇森,卤校长创始人陈宇森父亲,日均排队桌数600+。
在相隔不远的成都太古里商圈,同样是创始人这家火锅店,在疫情解封凭啥后不到一周就迅速恢复排队盛况。解封两周后,周末高峰期排队桌数就超过1300+。
这家火锅店,就是眼下正引爆着凭啥川渝两地、掀起现象级“狂潮”的萍姐火锅·公路夜市。而它的缔造者,很多人应该也不陌生。
两年前卤味火锅正当红的时候,红餐网采访了卤味火锅开创者“卤校长”的创始人陈宇森。两年后,陈宇森和团队又孵化出了现象级的萍姐火锅·公路夜市,引发业内外热议。
同一帮人马打造出两个现象级的火锅品牌,在餐饮界实属少见。为此,我们在探访萍姐火锅的同时,也再次约访了陈宇森。
在火锅竞争最为激烈的再访重庆、成都两地,陈宇森和团队是如何让萍姐火锅·公路夜市持续点燃又火消费者萍姐热情的?
耗资1300万从味觉、视觉到听觉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穿越商圈拥挤的人潮,走进成都萍姐火锅·公路夜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跨越三层楼的巨大空间,霓虹的、木质的,卤校长创始人陈宇森,甚至是一张纸壳制成的各类复古招牌让人眼花缭乱。
水泥的阶梯、推拉式的铁门分隔出一个个复古的“店铺”,地上白色、黄色的线条交织出的“公路”将这些“店铺”串联在一起,很多食客看到此情此景方才顿悟,为什么萍姐火锅的店名后面会带着“公路夜市校长”的字样。
展开全文
地上“公路”的线,延伸到每个街口,沿途甚至还可以看到斑马线,热气腾腾的火锅桌就摆在“公路”的两旁,厚重的麻辣、牛油味扑面而来,甜品店、烧烤店、小吃店穿插其中,一如川渝地区人潮涌动的夜市。
食客们在“大街小巷”中逛夜市,看到想吃的直接点单落座,片刻便可就着轻柔、舒缓的八九十年代老歌大快朵颐打造,十分安逸。
萍姐火锅·公路夜市,就这样引爆了成都火锅市场。
“谁说火锅店一定只能吃火锅?它可以吃火锅,为什么不能吃甜品、不能吃卤味?所以我们有了卤校长。既然可以吃甜品、卤味,那为什么不可以吃小吃、烧烤,不可以拍照打卡?所以现在又有了萍姐。大众再访对美食的审美在不断地迭代,我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挖掘舌尖上的热度,人们喜欢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我们创造什么大家又喜欢什么,这就是萍姐的魅力。”
陈宇森的这番话,与他两年前接受访谈时的主张如出一辙。他告诉红餐网,不惜耗资1300万,打造萍姐火锅这样一个沉浸式餐饮空间的初衷在于,为消费者带去更极致地消费体验。
“现在的陈宇森年轻消费者不仅讲究味觉,更讲究味觉和嗅觉、视觉、听觉,甚至是氛围感受的一体化,就像他们喜欢去密室逃脱,喜欢剧本杀,很大程度就是希望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与文和友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产品又火上
做自己想做的餐饮店,并不意味着不顾市场、任性妄为,相反,陈宇森和团队身价比很多凭啥餐饮人更懂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且我们这帮人几乎都是吃遍市场的‘吃货’,还是能代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审美的。”陈宇森和他的团队真的就像“餐饮玩家”,不想做自己做过的事,更不想做别人做过的事,折腾品牌也折腾自己。
所以在卤校长之后,陈宇森仍要求团队每年至少要开发一个新项目,也因此,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时间他们都在头脑风暴,卤校长创始人陈宇森身价,以保持创新卤的能力。
在萍姐火锅·公路夜市之前,他们也曾探索过烤肉、串串等创新的可能,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加深了他们对餐饮的理解和对市场的洞察,才有了现在融合了多种餐饮元素的萍姐火锅·公路夜市。
乍一看萍姐的风格,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另一个现象级的品牌“文和友”。对此,陈宇森强调萍姐:“表面上看萍姐的‘街头概念’和文和友很像,但如果剖开校长了看,萍姐和文和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特别是在产品上。”
在陈宇森看来,餐饮的本质是好吃,不管萍姐火锅的场景如何沉浸,要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重复消费,最终拼的还是产品,这也就使得萍姐格外重视产品的打磨和迭代。
在萍姐之前,陈宇森手上已经有了卤校长、耙二哥等火锅品牌,理论上这些品牌的产品和锅底火锅都可以通用到萍姐店里,但最终,卤校长、耙二哥的相关菜品在萍姐只占不到校长30%。
“我们只会把特别受欢迎的部分特色卤菜品拿过来,其他的一定是新品,萍姐现在的产品库中还有近200个SKU是待上架状态。”陈宇森表示。就连锅底,也是根据主打产品重新调整推出的,区别于卤校长、耙二哥。
与此同时,萍姐的小吃、烧烤等其他品类的菜单占比、菜品种类,也都经过反复调整打磨。
比如新引入的烧烤,最开始的菜品大部分是肉串,结果试营业时的销量不尽如人意。刚开始陈宇森和团队再访都觉得,自家烧烤的口味足以媲美很多知名烧烤店,但为什么大家不爱点呢?
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后,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吃火锅的时候,很多菜品都是肉,火锅和烧烤又都是偏重口味的存在身价,吃了火锅涮肉,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再单独点烤肉吃了!
后来,萍姐才开始转变烧烤的方向,变荤为素,以搭配火锅为原则,在三个月内迭代了4次,最终确定卤下了以烤玉米、炸平菇、烤苕皮、豆干等川渝特色为主打的烧烤档。
眼下,再访陈宇森:继卤校长后,他打造的萍姐火锅凭啥又火了?,目前萍姐已经形成了“火锅+江湖菜+甜品+烧烤+小吃”的复合产品模式。已上架的产品中,甜品、饮品占约打造15%,烧烤、小吃占30%。
甜品、小吃、烧烤能为萍姐带来20%打造的营收增长,占到营业额的三成左右,而“火锅店”“江湖菜”“烧烤店”则是核心,是门店给予消费者的心理锚点。
这样的模式让继卤萍姐火锅即便是在火锅同质化极高的现在,也形成了萍姐核心的品牌竞争力。“不好的火锅大家一吃就知道,所以产品还是基础,有了好产品、核心产品,才能形成基本的竞争力。”
陈宇森认为,在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审美也会提高,当他们吃到“更好”的火锅,加上能感打造受到不一样的场景体验,品牌反而更容易形成更好的口碑,获得消费者喜爱。
“大萍姐创始人”:立品牌、树标杆;“小萍姐”:铺市场、造规模
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陈宇森制定“大小萍姐”战略的基础。
沉浸式体验虽然诱人,但像成都、重庆这样800-1200平的大店,特别是成都三层楼的置景,成本相对较高,对意向加盟的投资者、创业者来说不够友好,况且在其他很多城市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总体来看,并不利于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陈宇森再访提出了“大小萍姐”发展战略,以大店、旗舰店树立标杆、打造品牌,占领社交媒体阵地,形成品牌口碑和流量池;再以150-300平萍姐的小店拓展加盟,铺开市场,实现规模化。
在这样的战略之下,陈宇森在大店上投入的成本,就可以反哺小店,比如降低继卤小店的营销成本等,“他们甚至可以不做营销”。
陈宇森透露,根据规划,萍姐计划以“大萍姐+小萍姐”战略展开全国布局。目前,“大萍姐”已经落地杭州、哈尔滨、郑州、银川、乌鲁木齐、兰州等省会城市,不日即将呈现;下一步,北京、上海、深圳、沈阳、武汉等核心及省会城市的直营店布局亦已在集中火力筹划中。“减场景、降SKU”的“小萍姐”则会依据战略,选择适合的城市进行合理的规模布局。具体的战略构想,陈宇森计划于即将(11月11日)在成都召开的品牌发布会上详细阐述。
这样的战略难免会让人产生担忧,比如一些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萍姐,和他们实际体验到的萍姐可能会“货不对板父亲”。
对此陈宇森解释道,小萍姐的“降”并非降级,而是将大萍父亲姐的精华进行浓缩。比如场景,可能不会有成都那样的三层独栋火锅“豪华别墅”,但其中复古的招牌、公路街道、引发回忆的音乐的招牌等核心元素一样都不会少。
同时,从产品上看,可能小萍姐的父亲菜单一次只会放上大店2/3的产品,但即便如此,也会把特色菜、点单量最多、最受欢迎的菜品放上,并且小店的菜品更新频次会高于大店。这样一来,大店和小店的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同样多的菜品,小店因为更新率更高,甚至可能会比大店更具吸引力。
“小萍姐还是会延续大萍姐的整个调性,只不过体验感没有那么强烈。”在陈宇森看来,消费者到餐饮店的最终目的还是吃饭,现代餐饮不再是比谁的长板更长,或是短板更少,而是谁的平均实力更好,特别是品类的头部比拼。
高体验感的沉浸式场景+过硬的产品,支撑起了萍姐火锅·公路夜市现在的火爆,给整个火锅品类带来了新的刺激,而创始人大小萍姐的搭配战略,可能也是向火锅品类发展模式的池水中投下的试验石,不知能激起多大涟漪。
用陈宇森自己的话说,萍姐火锅很可能陈宇森陈宇森会成为现阶段火锅品类“内卷”的天花板的存在。未来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配图由萍姐火锅提供身价,作者:陈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