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三角的规划和建设,以其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的样本。”
北京,超过3000年的建城史,超过860年的建都史,古称“燕京”“北平矩阵”。这里不仅是东城中国的首都,更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窗口。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豫名城,北京在漫长岁月的堆积中形成了独特的古都风韵:辩证方位、象法天地故事的中轴格局新,象征以天下为本的朴素思想,也表征着秩序;红墙绿瓦、飞檐斗拱,象征北京的庄重和内敛;包括宫殿、坛庙、园林、寺观、府邸、衙署、牌坊等在内的珍贵历史遗存,则通过建造年代镌刻着这座城市的文明进程。
目前,北京是全国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这凸显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北京进一步挖掘珍贵历史文化遗存新,不断开创新故事首都文化建设新局面。“文化金三角”概念的提出正是这一进程的缩影。
2019年,北京首次创造性提出将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所形成豫故事的书写区域称为“文化金三角”。由于这一区域囊括众多文物古迹,拥有众多剧场、戏院、书店等文化场所,“文化金三角”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受到各界认可并引发高度关注。
故宫的皇家风范、王府井的国际化消费故宫体验,结合隆福寺的京城文化艺术消费享受,让人游走在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中,尽享文化盛宴,“文化金三角”正成为展示首都文化、中国文化的新窗口,国际顶级故事文化新矩阵。
一、历史活起来
出故宫以东,沿东华门大街步行约1公里即可抵达王府井步行街,顺着王府井步行街向北约1.5公里便到达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打造顶级文化矩阵。这在地理区位上构成了“故宫-王府井-隆福寺”的三角形区域。
区域内,拥有众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设施,最著名的当属故宫。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时(1406年),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陕的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72万平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代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构建根基,也是彰显大国辉煌荣光的中华文化金名片。
展开全文
中国隆福寺明清史专家、档案学家金三角和古建筑学家单士元这样评价故宫黄河:紫禁城这座古建筑群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可以视为一部通史。
王府井距故宫以东约1公里,自清末以来就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享有“金街”美誉。北京有名的老字号东来顺就是从这里一步步由一家卖小米粥、贴饼子之类的小食摊发展成为摆大席面、做高档菜肴的饭庄;民国时期,著名的吉祥剧院也开在王府井,京剧名角儿谭鑫培、马连良、梅兰芳故宫等都曾在此登台献艺。
隆福寺片区,位于“文化金三角”最北端,被视为古都生活和文化艺术融合发展典范和文化消费新地标。这里早在明清隆福寺时期就已经非常有名,见证了过往几个世纪京城的兴盛与繁华。据附近的居民回忆,早年间隆福寺是和王府井、西单齐名的商圈。
隆福寺始建于明朝,据清代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明景帝实录》载,“景泰三年(1452年)六月,命建大隆福寺,役夫万人”。不过,明时的隆福寺更多承担着“朝廷香火院”的角色。清朝时期随着雍和宫的兴建,隆福寺逐步发展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故宫庙会之一。据1937年出版的《北平庙会史》记载,隆福寺庙会集会面积约1220平方丈(约1.33万平米),按面积算是北京第二大庙会,庙会上百货、杂耍、小吃,江湖艺人表演一应俱全,其繁华超护国寺。
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极为厚重的城市,“文化金三角”有着特殊的地位。其位于中轴线以东,在北京860余年的建都分析史上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作为首都的文化核心区,“文化金三角”担负着展示中华文明、助力中国构建世界文脉标志的使命,其价值立意区别于地区级的文化区,是代表中国文化资源的最重要名片。
图片来源:《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
尽管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年代厚重,然而由于定位不同、机制不畅,这些珍贵的文化豫遗存就如同散落的遗珠一样尚未形成融合发展的动力顶级。为了充分盘活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和商业资源,2019年,北京市创造性提出了构建“文化金三角”的概念,准备建立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购物等在内的文化消费中心,充分依托各区块的发展基础,从整体发展的视角开发和放大片区文化价值,打造世界级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新地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一直强调注重和加强文化建设,强调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金三角:顶级文化矩阵书写东城新故事,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文化金三角客群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北京特有的文化之美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这是展示中国古老文化魅力的最佳窗口。“文化金三角”的建设,是北京市政府金三角加强文化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体现,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晋的重要体现。“文化金三角”正成为中国窗口、世界舞台。
二、消费潮起来
丰富的历史遗存,新型新故事的潮牌商业,古老的街区与新派的现代化商业设施融合,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文化金三角”正在成为北京新的潮流地标,年轻人开始涌入这一区域。
而这种变化顶级还隆福寺要从30年前说起。
尽管有着“金街”的美誉,但是由于设施老旧、理念落后,王府井的发展在20世纪的90年代慢了下来,其光环逐步让位于西单、建外、亮马河地区的时尚商场,西单商场、赛特购物中心、燕莎购物中心的吸引力渐渐超过了王府井。
历经大刀阔斧的改造和重建,再经北延、东进、西扩,王府井开始旧貌换新颜。2017年5月,嘉德拍卖中心开始在这里营业;2017年11月,高端商业中心王府中环在此开业;2017年12月,有着257年历史的英国“老字号”玩具店哈姆雷斯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开业。
2019年8月,王府井百货大楼还出现了一个老北京沉浸式体验街区“和平菓局”,蜿蜒的老胡同透着京味儿,四合院门口停着二八自行车……这些带着浓厚“复古”与怀旧色彩的情景勾起了70后、80后的回忆,也吸引着王府井90后和00后的广大年轻人隆福寺群前来参观游览。
如今的王府井商业街,不仅充满着现代性,也颇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嘉德拍卖、苹果公司亚洲最大的实体店、希尔顿酒店等在这里营业,宝格丽、桑德罗分析、香奈儿、古驰、阿迪达斯……国际流行品牌云集于此;周大福、周生生、李宁、安踏等众多中国品牌也在这条大街上与全球品牌争奇斗艳。
这就是现在东城的王府井。在历史的传承中成功地 实现了现代化改造,并带来了超预期的商业魅力:王府井步行街处处皆繁华,时时显活力。丰厚的历史积淀以及良好的商业设施,成就了王府井步行街。这里也是全国客单价最高的步行街之一,年游客数量近1亿人次,平均每天客流量在25万-30万人次之间。
隆福寺也有类似的经历。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隆福寺的历史光辉逐渐被高耸的摩天大楼所淹没。一时间,人们只能在胡同、四合院的间隙里,瞥见曾经盛极一时的京城地标——隆福大厦。
分两期推进的隆福寺街区改造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入运营,“招商率100%客群”,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辉表示,“项目二期预计于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正式开业”。隆福寺项目定位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项目完毕后,人们将再次领略隆福寺过往的风采。
隆福寺一期位于钱粮胡同以南,京剧名角儿孟小冬故居向西数百米,人民市场西巷以东。这里有林瀚和雷宛萤(晚晚)夫妇的木木艺术社区,有Amy Li和她沉迷胡同文化的美国丈夫共同经营顶级的越南餐厅SUSU。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文化的中国通——美国人Alex Acker,与他的合伙人Kris Li把精酿啤酒吧京A也开进了隆福寺一期。夺人眼球的“京A”品牌,足够接地气的啤酒名字——“光膀子”“五环”“拍黄瓜”“一直喝”,处处彰显“地道”北京味儿。
改造后的隆福大厦焕然一新。据王辉介绍,隆福大厦一层以商业为主,引入北京市“特色书店”更读书社,HALF COFFEE“潮流”咖啡店等众多“网红”店。二至八层为文化金融类企业入驻办公。隆福大厦九层则被打造成隆福文化中心,开阔的露天庭院时尚、简约。四个古朴的中式大殿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红墙和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中间还有可供活动的小广场,广场上种植着绿色的草坪和松树。2019年开业以来,隆福文化中心举办了北京时装周、电子音乐派对、王者荣耀大赛启动等活动。传统和现代文化碰撞融合,使这里成为年轻人喜爱的金三角网红打卡地。
隆福寺项目二期则将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街区式文化商业。随着项目完工,隆福寺街区将连成一片:有剧院、电影院、VR飞行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也有艺术社区、餐饮美食、咖啡厅等,文化金三角,整体商业面积超过18万平米。项目二期包括隆福寺南坊、隆福寺东院、长虹影院以及打造公共空间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未来将通过联动艺展和演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文化,结合艺术与潮流形式联合共创,建设数字化智慧商圈。同时,隆福寺还将结合元宇宙打造数字体验馆,这些商业设计理念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不断满足首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这是一个胡同里绽放的多元、融合,充满创意和创新的新街区客群。与时俱进的精神,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正在让这片古老的街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开放式的隆福寺将再次成为年轻人、时尚潮人文化消费新地陕标。
未来,隆福寺片区将在项目一期打造北京文化消费新地标的基础上,向“北京特色的街区式文化商业”持续发力,并将与故宫、王府井一同打造“文化金三角”。“整个文化金三角片区,故宫代表着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王府井则代表着旅游与商业,未来的隆福寺街区将整合周边的美术馆、商务印书馆、人艺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艺术演艺展览等。”王辉表示。
三、文化新起来
初步统计显示,仅在故宫以东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包括世界级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在内的文化遗存、文化场所总计超过600处,如故宫、天坛、大运河古道玉河段3处世界级文化遗产,孔庙文化、钟鼓楼、雍和宫、北大红楼等374处不可移动文物,老舍故居、齐白石故居、茅盾故居等57处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故居等。
如此众多的丰富历史遗存和文化场所,让东城区变成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东城区推出了“故宫以东”“故宫”等经典IP,推动文化创意项目的发展,以优秀的IP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东城区追求“崇文争先”的政策指引王府井下,“文化金三角”担负着文化塑魂的使命,传承工作是重要基础。整体来看,“文化金三角”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四个文化”基本格局的高度浓缩。
文化金三角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片区功能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建设形成表率,辐射带动作用覆盖全国”,如片区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记忆整体保护工作完成、“文化金三角”文化精神标识和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认同,引导人民自发形成文化传播网络,首善文化之窗的地位进一步稳固等。
中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文化自信全面彰显,文化产业创新生态形成全球范本,世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全民传承形成文化风尚,代表古都风韵、首都风范、民族精神的片区气质全面挥发,成为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区”等。
与此同时,这一片文化街区还是一个拥有巨量引擎的IP,在旅游、餐饮、影视、动漫、游戏等诸多文化消费领域有着充足的商业开发价值。显然,北京文化金三角的建设,不仅是文物传承和保护账,也是一笔经济账,成功的保护性开发建设,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提高中国的文化传承与文明自信黄河,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随着文化金三角的建设成功,未来东城区必将会成为比肩伦敦西区、巴黎左岸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区域,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这里以几组数据来佐证。以故宫为例,2019年,故宫全年游客人数约2000万书写。从2008年故宫成立新故事文化创意中心至陕2018年,围绕故宫的IP所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约1.2万件,这些文创产品品类丰富,IP矩阵已包括出版、壁纸、动漫、游戏、综艺、纪录片、美妆护肤等,其带来的收入规模可观,仅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就超过15亿元。
王府井商业街更是商业巨人,街区拥有企业3902家,商业品牌1615个,其中,总店、旗舰店、首店、网红特色店152家;年销售亿元以上品牌店20家。日均客流量20万人次,节假日高峰达60万人次,年客流量逾7000万人次,全年销售收入近180亿元(含酒店)。
另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很多街区、胡同参观游人已经是人满为患,特别是什刹海、南锣鼓巷最多的一天游人达到22万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构建文化金三角,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北京游人最多的故宫(一天约8.6万人)。数字本身说明北京老街区在新时代构建的商业魅力、文化影响力。
随着隆福寺二期的最终完工,“文化金三角”硬件设施将得到很好的改善构建。文化活动则将进一步丰富这里的内涵。隆福寺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各类高品质文化主题活动,并与王府井、嘉德新故事拍卖、中国美术馆、人艺为代表的隆福寺周边文化资源联动,形成文化聚集效应,积极打造高品质的“文化IP”,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游客在这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可以舒服地享受各种便捷的现代文化服务:看一场经典话剧,听一场脱口秀;去长虹影院看一部大片,或者来飞行影院亲身体验VR电影;去故宫游览感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豫的辉煌,深入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随后,就可以在王府井步行街抑或是隆福寺街区尽情的享受美味和购物的喜悦。
直接消费与间接消费叠加,这是一幅涵盖餐饮、旅游、交通、购物以及剧院演出等繁华场景在内的可持续消费经济画卷。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每一块钱的直接消费,通常可以晋带来约0.5元的其他消费。
消费矩阵,意味着商业的活力,意味着经济增长,意味着就业,这将为东城乃至北京地区客群带来可观的经济贡献故宫。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协调、健康发展态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28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55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了14.6%。2020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9亿元,508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5.2万人,累计实现收入1219.4亿元,产业规模在全市16区县中位列第三。文化产业每平方公里营业收入41亿元,在全市保持第一。
“文化金三角”是北京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更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区域。完成保护性更新后的“文化金三角”,将形成片区内“三核、一街、一环”的空间格局,并成为“中国窗口、世界舞台”。
为了推进建设“文化金三角”,东城区政府乃至北京市政府,从政策、金融、创业等领域给与了相当的支持,这将带动更多年轻人到金三角地区消费,到这里探寻中华文明之源。这正是推动经济增长迈入高质量增长阶段的客观必然和体现。
文化代表一个城市竞争的软实力。融入了现代文明精神的北京文化正彰显其巨大的市场竞争力。“文化金三角”的规划和建设,以其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正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的样本。北京已然在创新,尤其是文化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文 | 王三立
编辑 | 李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