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关帝庙
亳县关帝庙位于安徽亳县县城西北隅。庙内的戏台雕刻精致,彩绘丰富,所以被称为“花戏楼”。1988年,“花戏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庙内安徽碑刻的记载,关帝庙建于城隍庙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花戏楼”建成于康熙十五年(1676)。
大关帝庙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上面为花戏楼)、正殿、钟鼓楼等。
山门为三座拱形门,中间门为牌楼式,为三层仿木结构建筑,上面镌刻“大关帝庙”之匾。山门两侧有钟鼓楼。山门及其钟鼓楼门柱上下,除镶嵌有“九狮图”、“凤凰戏牡丹”等禽兽花卉砖雕外,另外还有《郭子仪上寿中宫》、《白蛇传》、《寒窑迎太后》、《三顾茅庐》等戏曲砖雕。山门前有一对石旗杆,分列左右,高15余米。
山门上为戏台,向前伸出,呈“凸”字形,与大殿遥相呼应。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台面由六根抱柱支撑,四翼角飞翘。前檐设四垂莲柱,山面设二垂莲柱。不施斗拱,角柱和辅柱之间斜搭一梁,下面为狮子状的木雕斜撑。内设天花,绘有鸟兽图案。额枋外侧雕刻有三国故事木雕,多为戏曲故事。前后台屏风分隔,屏风上雕刻有二龙戏珠的图案,上悬“演古吟风”的木匾额。上下场门楣上书有“想当然”、“莫须有”和“阳春”、“白雪”。
展开全文
台前抱柱上书有楹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戏楼檩子上有《长坂坡》、《刺董卓》、《空城计》、《单刀赴会》、《火烧博望》、《击鼓骂曹》、《华容道》等十八出三国戏文组成的两层彩绘木雕装饰。这些木雕作品,色彩明快,造型生动,人物传神,具有云山很高的艺术价值。藻井由九个团龙图组成。
正殿分关帝庙前后殿,前殿卷棚顶,为观戏之处后殿前部山墙开两便门,西门曰“便禅门”,东门曰“通神道”。殿内供奉关公。
安徽城隍庙南渝亳州道德安徽中宫
道德中宫又名老祖殿、老子庙,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老子殿街,是道德祭祀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宫观。《史记·老子传》中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周守藏室之史也。”1989年,道德中宫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德中宫始建年代不详,最迟建于汉延熹八年(165年)。鼎盛时期,共有宫观三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极为壮观。据《亳州志》记载,汉桓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前来拜谒过老子庙祠。惜后来宫观毁于兵燹、水灾。现存宫观为明万历年间重建,整座宫观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坐北向南,有山门、拜殿、大殿、东殿、西殿、耳房等古建筑20余间。
山门面宽三间,绿色琉璃瓦覆顶,门额正中题有“道德中宫”四个大字,山门外有石狮分列两侧,矫健憨厚,甚为可爱。山门外小巷为问礼巷,宽约5米,长不足百米,因传说为当年孔子向中宫老子问礼之地而得名。
人山门为拜殿。拜殿原名龙厅,为清道光十一年(1836年)重修。拜殿面宽三间,硬山顶,脊两面均饰有高浮雕双龙图案,两端正吻高大,中间走兽形象生动。殿内明间悬有“道法自然”匾额,屏风上绘有太极图,象征宇宙万物,阴阳转换。
拜殿后面为大殿。大殿面宽三间,正脊中央置一宝刹,宝刹两侧置有琉璃走兽、脊吻。垂脊两面均饰有花卉鸟兽图案。殿内塑有3米多高的老子塑像,墙壁绘有老子史迹的壁画。整个大殿高大宏伟,殿宇弘深,中塑圣像,道气清严。
东殿三间,硬山顶,筒瓦屋面,脊关帝庙上饰有兽吻,门额悬有“紫气东来”匾额,殿内供奉鲁班塑像。
西殿三间,硬山顶,筒瓦屋面,脊南渝上饰有兽吻,门额悬有“返朴归真”匾额,殿内供奉财神塑像。
宫内现存有1991年新刻的《道德经》石碑,镶于院内西墙。《道德经》是反映老子关帝庙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认识论、人生观、政治观点、社会理想等的主要著作,曾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安徽合肥城隍庙
合肥城隍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市中心庙街,始建于北宋皇祜三年(1051 年),后毁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战火。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因经费云山短缺,历时八年,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募捐建成。
城隍庙建成之时,规模宏大,庙内建有山门、正殿、戏台、娘娘庙等,并有碑记《城隍庙记》。正殿正中为城隍庙老爷坐像,南渝先生:安徽亳州关帝庙 安徽亳州道德中宫 安徽合肥城隍庙 安徽齐云山,两侧为侍者像。厢房中供奉有城隍夫人塑像。旧时城隍庙内香火旺盛,香客云集。
可惜后来城隍庙大部分建筑已毁,今仅存山门合肥、戏楼、大殿、娘娘合肥殿等建筑,前后两进院落。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又名白岳,位于安徽省南部休宁县城西45公里处,主峰海拔1010 米,与黄山遥遥相望,有“黄山白岳甲天下”之称。全山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岩、三十二飞泉、二十四岭、十六洞,其中著名的有香炉峰、玉屏峰、三姑峰、五老峰、天门岩(又称象鼻岩)、栖真岩、紫霄岩、石桥岩、真仙洞、楼上楼、珍珠帘、飞雨泉等。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尼虎山齐名,被并列为我国道教四大名山。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758~760 年),道士龚栖霞曾合肥在此山修炼。南宋时,朝廷正式下令在此修建道教宫观。明朝时,山上道教宫观林立,达鼎盛时期。最盛时山上有道教宫观33座,惜多已毁,现仅存6处,有玉虚宫、真武殿、玄天亳州素宫、天清殿、洞天福地等城隍庙。此外,山上还有道教墓葬22处。
齐云山风景秀丽,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称道德,山上有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主要景点有洞天福地、月华街、太素宫、真仙洞府、香炉峰、小壶天、玄天太素宫、玉虚宫、云岩湖等。
齐云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好,故有大量的摩崖石刻留存至今。齐云山摩崖石刻号称“江南第一”,集中在真仙洞府、紫霄崖、石桥岩等地,共有一千多处,最早的刻于宋代,以明清时期所刻最多亳州。
这些石刻字迹飘逸洒脱,各具神韵,其中,以“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尤为珍贵。齐云山最高峰为廊岩,海拔585米,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之称,上面刻有“最高峰”三个大字,每个字均1米见方。紫霄崖下有一石嫚员扛着的巨碑,称“一碑三绝”,碑高7.34米,宽1.40 米,正面为《紫霄宫玄帝碑铭》,为唐伯虎手笔,背面为《紫霄崖兴建记》,为祁门人李迅撰写。
齐云山亳州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关帝庙,令众多的游人驻足。